學術論文千萬難的第一難:literature review
?
從IB中的coursework,平時作業和課程結束的essay,到申請某些專業提供的proposal,最后到畢業論文,無論是在國內讀書還是國外讀書,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都會被一個叫做literature review的名詞搞的頭昏腦脹,事實證明,很多同學的literature review反復修改了很多遍,依然無法得到導師的認可,那么,被譽為學術論文第一難的literature review到底是什么,應該怎么寫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一下。
文獻綜述是對一個選定主題的主要著作和其他來源的整體概述。文獻綜述通常應該批判性討論的形式,表現出對不同論點、理論、方法和發現的總結和評估。文獻綜述的目的是為你的讀者提供資源來理解和評價你所選擇的主題或研究的問題。
文獻綜述的準備過程
-
確定你的主題和審查范圍。
-
搜索圖書館目錄、主題數據庫和其他搜索工具,以找到與主題相關的資源。
-
閱讀并評估資料來源,并確定其是否適合理解手頭的主題(見評估資料部分)。
-
分析、解釋和討論所選資料的發現和結論。
實用性建議
-
通過使用摘要避免在同一段落中引用同一來源的多個引用
-
在介紹資料來源時,使用不同的動詞(“argues”, “claims”, “states”)來表達意思/重點的不同
-
使用連接詞(for example, in addition, however, in summary)將句子連接成段落
-
使用模糊限制語來表達對你的評估和結論的適當謹慎程度,例如考慮在什么情況下一個主張是正確的,或者有多少比例的學者得出結論認為它是正確的
下圖中的mind map方法在準備文獻綜述時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方法,建議大家可以有針對性地使用。
文獻綜述 sample
In 1984, Jenny Cushman, in her perceptive article,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Australian historiography' made a passionate plea for historians to move away from studies of Australian attitudes to "relocate the Chinese experience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tself". She further urgedresearchers to investigate the way Chinese customs, legal notions and kinship relations were adapted to the Australian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t is tempting to credit many of the succeeding changes to Cushman's appeal. However, the new approaches must be view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hanging tide of historiography and the impact of 'multiculturalism'.
解析:從上面這個段落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到作者對Cushman的論文進行了簡單的整理和簡要的總結,其中重要部分運用了直接引用(紫色部分)。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指出了新的研究方法應該落在changing historiography和multiculturalism。這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文獻綜述段落,有研究,有提煉,有總結,有評估,有建議。
記得關注我們哦,后續會有更多關于論文寫作的建議給到大家哦!
?
上一篇:IB課程TOK寫作技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