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輔導課程
?
在第一學科(Group1:第一語言)組中,可供選擇的課程有三類:(1)語言A:文學,(2)語言A:語言與文學,(3)文學與表演藝術。
這三類課程中,大部分國際學校只開設前兩類,第三類由于師資和考核等因素,普及度相對較低;而前兩類中,更以第一類——語言A:文學為主流(近三年來,語言A:語言與文學有迅猛發展之勢)。
語言A課程要求學習者對所學語言擁有極高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中國學生如果選擇母語之外的語言A課程,將面臨極大的文化挑戰,也很難獲得好分數。所以現實的情況是,中國大陸及港、臺IB學校中,中文A:文學成為了絕大部分學生在“第一學科”中的選項。
中文A:文學(Chinese A: literature)的課程分成四部分:
第1部分:翻譯作品
第2部分:精讀作品
第3部分:按文學體裁編組的作品
第4部分:自選作品
每個學校都按照上述四部分主題從IB的書目單上自由選擇教材,學生在每一部分的學習完成后接受考核,四項考核分數合并,再加上一項paper1分數,構成學生最終IB中文A的成績。
1.Chinese A1課程(Group l)
課程性質:屬純文學的母語課程。
教學對象:主要對象是母語特強、中學曾修讀中華文學課程的學生。
課程的綜合性:作品選讀/寫作/文學理論/文學史等四種文學課程的融合。
閱讀為基礎:15本(HL)或11本(SL)作品,分成四個不同的部分,各適用不同的考核要求
考試:
校外-寫作為主導(70%):
(1)世界文學作品論文(20%)
(2)詩歌或散文作品評論(25%)
(3)專題論文(EE)25%(至少4800字)
校內-口試為輔(30%):作品評述(15%)
作品片段評析錄音口試(15%)
評核標準:學生對作品的思考、鑒賞和分析的能力。
2.Chinese A2課程(Group 2)
課程性質:為雙語文憑者開設的課程。課程兼備文學和語言兩類。
教學對象:主要對象是母語較好的學生。
課程的綜合性:
(1)選讀文學作品:六本(HL)、三本(SL)。
(2)A2和B課程的交叉之處:文化課題的選擇部分,與B課程所包含的文化和語言現象研討的課程性質,有相通的地方。
考試:
校外-寫作(75%):
(1)(試卷一):兩篇詩歌或散文作品的比較分析(25%)
(2)(試卷二):六選一的應題作文(25%)
(3)寫作兩篇,各占10%
校內-口試(30%):
(1)選題研討評述(15%)
(2)作品評析錄音口試(15%)
3.Chinese B課程(Group 2):
課程性質:以語文教學為主。非常強調研討中文所涵蓋和體現的中國文化現象及實用性華語的學習,因而形成一般的華語中級課程不同的課程性質和要求。
教學對象:主要對象是有一般中學母語基礎的學生。
課程的綜合性:
(1)B課程和A2課程的交叉之處:文化選題的研究部分性質相通。立足漢語,看世界、看社會、看中華民族,掌握語言,了解中國文化。
(2)Higher和Standard的區別:作文字數不同。Higher課程–480字;Standard課程–300字。) 教學要求:聽、說、讀、寫并重。
考試:
校外-寫作,以閱讀為基礎(70%):
(1)(試卷一):四篇理解篇章,約57題(40%)
(2)(試卷二):不同文體的選題作文(30%)
校內-口試(30%):
(1)錄音口試(15%)
時間分配和內容要求:
(a)自選話題(5分鐘)–
(b)討論話題(5分鐘)
(c)一般話題(5分鐘)
(2)對話(15%)
考試形式多樣化,主要內容有:
(a)全班活動
(b)個別在班上報告
(c)根據錄音、錄像討論
(d)小組討論
(e)角色討論
(f)默片討論
(g)討論電影、電視結局
4.Chinese AB課程(Group 2):
課程的性質:華語初級課程。掌握基本的詞匯和語法,常見的應用短文的寫作;對中國文化現象的了解。
教學對象:主要對象為非華族,從未學習過中文的學生。
教學要求:聽、說、讀、寫并重。
考試:
校外-寫作,以閱讀為基礎(70%):
(1)(試卷一):各式應用文、短文以及作品片段的
閱讀理解(40%)
(2)(試卷二):不同文體的選題作文(30%)
校內-口試(30%):
(1)錄音口試(15%)
(2)對話(15%)
第1部分翻譯作品
被翻譯成中文后供學生學習的外國文學作品。
這一部分的學習形式是學生自己組織討論課,參與討論的同學各自收集資料形成觀點,在任課教師的指導、觀摩下形成思想交鋒和觀念融合。這部分內容的考核方式是根據課堂討論內容撰寫一份書面作業,它包括兩項:
(1)一篇360—480個漢字的討論課反思陳述。
(2)一篇1440—1800漢字的世界文學論文。
西方小說推薦托馬斯·哈代的《苔絲》,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阿爾貝·卡繆的《局外人》,《朗讀者》德國.施林克 一部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有關愛情、背叛、歷史、法律。 來自神秘的阿富汗的故事。有關親情、友情、背叛、救贖
注意:字數千萬千萬不要超過限定。這兩項作業將由學校寄送給IB,并由校外考官進行評估,分數占學生IB中文A總分數的35%。
第2部分精讀作品
學習重點是對作品的內容和技巧的詳細分析。
IB大綱要求,學習者修習學校從IB指定書單中選擇的書目:普通課程(SL)學生必須學習兩部作品,且這些作品必須分屬不同的文學體裁;高級課程(HL)學生則必須修滿三部作品,基本要求和SL相同,但是這三部作品體裁其一必須是詩詞。
關于這部分內容的教材,我們參照以往經驗可以發現,大部分學校都會選擇古代文學范疇內的書籍。當然,這部分學習內容的選擇并非絕對是古代文學,也有學校會選擇張愛玲小說、余秋雨散文這類現當代文學文本,選擇哪一類取決于授課教師的考量。
這一部分內容的考核比較特殊,它所采取的形式是口試,即口頭評論(IOC)。學生在學習完兩部教材之后,會隨機抽取書中的一個選段,在20分鐘的準備時間之后,用10—15分鐘的時間對選段進行藝術技巧層面的品評。
中國小說推薦《圍城》錢鐘書 當代的“儒林外史”,《駱駝祥子》老舍 老舍先生的久負盛名作品,巴金的《家》,魯迅的《彷徨》,沈從文的《邊城》,張愛玲《傾城之戀》《金鎖記》,白先勇《臺北人》。
當代作品比如:陳忠實《白鹿原》余華《活著》金庸《射雕》 戲劇:曹禺的《雷雨》《茶館》,HL王實甫的《西廂記》《牡丹亭》關漢卿《竇娥冤》
詩歌部分:徐志摩,聞一多,席慕蓉,汪曾祺,HL李清照,蘇軾,李白 , 散文部分:《朝花夕拾》魯迅 回憶童年,排遣寂寞。朱自清,冰心,魯迅,史鐵生,畢淑敏,HL《唐宋八大家散文》。
這個要求是同時針對HL和SL學生的,但是HL學生還有額外任務——他們必須再用10分鐘時間評論所學的詩詞作品并回答后續問題。口試內容將被錄音,之后寄送IB,有校外考官進行評估,分數占學生IB中文A總分數的35%(HL25%)。
第3部分是按文學體裁編組的作品
無論是詩歌、小說、散文還是戲劇,每一種文學體裁都有一些被稱之為“文學慣用手法”的公認技巧,通過這部分的學習,IB學生將以“文學慣用技巧”串聯不同的作家作品,初步建立“比較研究”的框架。
普通課程(SL)學生在這部分學習三部作品,高級課程(HL)學生是四部作品。中國大陸多數學校在選擇教材時,會分別偏向于小說和詩歌這兩種體裁。試卷上會出現多個文學體裁名稱,每個體裁名稱之下會有3道左右的相關題目。
學生只須找到自己所學第三部分作品從屬的文學體裁名稱,從下面的題中擇取一道作答,寫成一篇文章即可。成績亦是由校外考官進行評估,分數占學生IB中文A總分數的25%。
第4部分作品是自選作品
教師可自由選擇作品,不必從指定作家名單或翻譯文學作品目錄中選擇作品,這樣設計使教師有機會將反映他們個人特殊興趣及學生需求的作品包括進來。這一部分的學習形式相對輕松:寫作實驗、繪畫式小說、同人小說、文學和電影比較等皆可以成為授課內容。普通課程(SL)和高級課程(HL)學生一樣,學滿3部作品即可。
第4部分的考核形式是口頭表達(IOP),從最簡便的角度說,學生只需要完成一個presentation即可。但這個展示中可以使用語言、圖畫、文字、音樂、舞蹈、美術等各方面的表達形式,會激起學生極強的參與興趣。
口頭表達成績由校內教師評估給出,但IB校外評審有權更改。這項成績占學生IB中文A總分數的20%。
A加未來的課程輔導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A加未來顧問團隊成員與課程導師對課程的考綱,測評重點與課程實時同步。在歷年的考試中均有優異的成績!
輔導老師擁有多年的輔導背景,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 輔導老師負責學生整體的課程以及專項提高。
-
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
-
學生能夠清晰的明確輔導方向
-
能夠配合老師完成輔導目的
-
學生不能選擇同一時間段的兩門或以上輔導內容否則會導致時間沖突。
-
本輔導內容設有參與人數的下限、上限。人數達到上限后,該輔導則無法選擇,參與人數未達到人數下限,則不能輔導。A加未來享有對此類留學輔導課的開設與否的最終解釋權。
-
設置、管理、評定等由A加留學服務委員會進行監督。輔導質量評估委員會由留學中心負責、總監、講師組成,保障輔導環節的科學性及嚴謹性。
-
學生必須簽署A加未來留學或留學課程輔導合同,并遵守合同中所列事項
課程內容100%覆蓋考綱,重點難點全方位解析
1、我們通過對近10年真題進行全面分析統計,總結出分值占比最大、失分率較高的考點,以此設計出30小時的課程安排。
2、突出重點,強化難點,以滿足同學在較短時間可以有最大限度的查漏補缺的需求。
3、學生完成本課程后將對80%以上的考試內容,100%的考試重點、難點有更清晰、深層次的理解。
4、課程搭配的練習題80%以上采用歷年考試的真題,完全切合真正考試的方向和難度,學生將在課程學習后,進一步熟悉考試大綱、掌握考試重點、難點知識內容。
?